奥巴马曾高调要向富人征税,但在国会的强烈反对下,他已放弃初衷。但另一方面,国会却通过了延续共和党留下来的薪俸税宽免政策,而奥巴马亦不得不视此为自己的政绩,以讨好选民。他似乎已忘记了他的医疗改革要花钱,真不知他将会用甚么方法去削减美国的财政赤字。看来,美国国会很快又得提升财赤上限,否则政府很快又将无以为继。
这种现象在西方民主政策下很普遍。前加州州长阿诺舒华辛力加,曾几经辛苦说服州议会加了一丁点税,结果支持加税的议员在竞选连任时大部分落败。在前车可鉴下,试问还有多少议员,肯为削减政府财赤而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?
因此,只要这一刻政府尚可以借到钱,民选议员都不敢提议加税削福利,除非情况恶化到好像希腊那样,非仰债权人的鼻息不可。不过,即使是希腊,也没有人可保证,现任政府在下次大选中仍会胜出,令紧缩政策不至于功亏一篑。
民主制度的最大好处,是可以让政党轮替,以和平的方式进行,无需诉诸暴力革命。这样,社会可以付出少一些代价,人民也不用吃那么多的苦。但民主制度不能保证一定可以选出好领袖,它只可以保证,不受人民欢迎的领袖下次一定没法连任。民主制度没法保证政府会做对,但可以保证政府不会长期错下去。
在西方的民主政制下,大部分国家都演变成两大政党的角逐,通常是一左一右。在美国,民主党倾左,共和党倾右。在英国,工党倾左,保守党倾右。倾左的主张政府应积极地维护基层权益,令社会变得更加公平。他们采取的手段是透过征税作二次分配,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。右倾的主张政府不要干预市场自由运作,以让商界有更多的空间去创造财富。这样,人民的生活才会真正好起来。他们的手段是减税与削福利。
在西方的民主制度下,左右政党虽然不断轮替,但无论上台的是左派还是右派,他们都受制于选民的取态,没法全面推行自己政党的政策。左派上台的时候,只有机会增加福利政策,却没有机会加税。到右派上台的时候,人民会欢迎政府减税,却不允许政策削福利。结果政府的行政,饱受左右夹攻;而选民则各取其所喜,每边都只取半截子。在这种情况下,欧美国家的财赤焉能不日益严重?
一人一票的民主,只方便计量,无法计质,而一般老百姓都比较容易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,不肯为长远的利益作牺牲,真不知西方社会可以如何从这个死胡同中走出来?
评论